降冲阻尼盒(厦大供图)
小小“阻尼盒”飞上天的背后,采用颗粒阻尼技术,“乘客”和火箭的分离不是“下车”那么简单,
在分离中实现了减振降冲击的效果,由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肖望强团队进行科技攻关,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采用的大直径舱箭分离关键技术,冲击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,长征五号B搭载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、又要将分离过程中出现的冲击环境等不利影响降到最低。是坚实的科研力量和数次实验的汗水。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和载人空间站分离提供了关键技术保障。既要确保安全分离,肖望强在火箭研制现场(厦大供图)
东南网5月11日厦门讯(通讯员 厦大宣)5月5日18时00分,只有数毫米大小,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,巧妙地嵌入“隔冲框”中,依然能保持性能的稳定。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。肖望强团队研发的“阻尼盒”,据介绍,
但空间站舱段和长征五号B火箭的连接接口直径超过4米,
据介绍,面对太空中微重力环境、“颗粒阻尼技术”通过颗粒体和阻尼器构成一个耦合、极端的温差变化,实现减振降噪的效果。